橄欖的起源(橄欖的起源在哪裏)
中國種植橄欖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。閩侯縣是中國橄欖的原產地之一,中國橄欖之鄉,國家生態縣。
根據《新唐書》和《八閩通誌》的記載,在唐代,福州政府將橄欖列入土特產。民國《閩侯縣誌》年,橄欖“出於福州甘蔗島,距豫園八十裏,沿樹山麓”。
閩侯縣地處閩江下遊,水係發達,土層深厚,土壤肥沃。它位於南亞熱帶的北緣,具有獨特的優勢。況且橄欖主產區靠近岷江或溪邊,通風條件好,氣候獨特,遠離城市,汙染少。沿著岷江逆流而上到白沙,可以看到山坡兩側成片的橄欖林和沿河的綠洲,鬱鬱蔥蔥,形成了獨特的橄欖林風光。根據對《福建省第三次農業氣候區劃》及油橄欖主產區氣候和土壤環境的調查,這些環境最適合油橄欖生長。
閩侯橄欖的纖維、甜度、香氣、色澤、汁液都很棒。
1996年,閩侯縣被授予“中國橄欖之鄉”稱號。2010年,“閩侯橄欖”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注冊。
目前閩侯油橄欖種植麵積6.26萬畝,產量3.5萬噸。2005年以來,閩侯農業農村局大力開展油橄欖優良品種選育工作,發現了許多優良的甜油橄欖品種,如靈峰、馬坑1號等。由於甜橄欖的價格遠高於普通橄欖,這幾年農民開始嫁接改良了很多,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批量。
今後,閩侯縣將堅持生態生產、產業鏈延伸、市場品牌化的思路,做大做強橄欖產業,充分發揮“中國橄欖之鄉”的品牌作用,努力拓寬食品、醫藥(含保健品)、加工、生鮮等國內外市場,建立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營銷網絡,把閩侯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橄欖之鄉,讓“一個(經熊雙偉)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